每当我们使用聚氯化铝的时候往往都会考虑到一些因素可能会对使用效果,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酸浸操作实际上是将聚氯化铝浸泡于无机酸的一个过程,在部分工艺中常常有这种情况,那么酸浸时间对浸出率有什么影响?
聚氯化铝PAC酸浸工艺:
制备PAC的方法有铝土矿酸浸法、铝灰酸浸法、铝钒土酸浸法和氢氧化铝酸浸法等。氢氧化铝法又分为常压法和加压法两种。常压法氢氧化铝难溶于酸中,为了制取较高盐基度的PAC,反应沉淀物过多,增加了过滤操作的难度,产品成本也较高。加压法制得聚氯化铝PAC半成品(浸出液)的盐基度可达到35%左右,但处理饮用水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氢氧化铝种类对盐基度有影响。因此,PAC半成品(浸出液)一般都采用碱性物质调制其盐基度,以达到产品标准。常用的碱性物质有NaOH、Na2CO3、NH4OH、轻质CaCO3(CN87103009A)等。但是,采用上述物质调制PAC半成品盐基度的成本较高,特别是调制盐基度后的PAC用于净化低温低浊度源水,使其达到guojia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水中剩余浊度低于3度)时,操作难度就更大。例如,当源水浊度为8~10度时,投加6~8PPm药剂或超出此范围,制成水中剩余浊度均高于3度(这里指投加用Na2CO3等碱性物质调制盐基度后PAC),然而,用方解石调制盐基度后的PAC去净化前述的低温低浊度源水时,只要投加6~8PPm药剂就可使其达到饮用水标准(低于3度)。